加萊-多佛水下都會帶位於博愛治理區(Citivas GRATIA)首都歐羅巴城邦(EUROPOLIS)橫跨舊英格蘭與舊法蘭西大陸之間的海底,為一系列以昔日英法海底隧道(Channel Tunnel)為基礎發展而成的水下都會集合。
在 FATE War 期間,由於位在海底下方數十公尺的海底隧道可以躲過衛星偵照,因此被 G.U.N. 拓展成為人類聯軍之重要軍工要塞。戰爭結束後,則以此為基礎於隧道上方海床修築許多圓頂聚落,一路由舊英格蘭的多佛延伸至舊法蘭西的加萊,成為大西洋海底一條璀璨的水下亮帶。
加萊-多佛自古以來,即是歐洲歷史上英法兩地相距最近之處,同時亦為歐陸文明征伐英倫群島最短的路徑。歷史上數次戰役循此路線爆發,在二戰後的承平時光裡,兩國則協議以此最短路徑建立海底隧道。
加萊-多佛水下都會帶即以此地歷史為典故,以透明圓頂聚落做為主體,串成貫穿海峽的海底都市群落。整體景觀彷彿歐羅巴女神頸上一串綴滿珍珠的時尚項鍊,與歐羅巴美學藝術傳統相互呼應,在 FATE War 之後荒蕪的歐洲可說是最為耀眼的存在。
貫穿都會帶突出水面的十一個中繼站,則以與歐羅巴同源之古希臘奧林帕斯眾神之名,烘托出都會帶之優雅深邃——天后希拉、豐收女神狄蜜特、海王波賽冬、智慧女神雅典娜、光明之神阿波羅、狩獵女神阿蒂蜜絲、愛神阿芙羅黛蒂、戰爭之神阿瑞斯、火神赫菲斯托斯、神使荷米斯及爐火女神荷絲提雅。當然,在此地眾神之神宙斯(Zeus)是缺席的:因為 Z.E.U.S.(資億優協)正是凌駕這一切之上的唯一統治者。
在這十一座以神祇命名的都會巨塔裡,有著分別屬戰前歐洲各國的文化特色:你能在狄蜜特塔裡看見義大利的文藝復興藝術、在阿蒂蜜絲塔中聽見屬於愛爾蘭的塞爾特笛聲……踏入縱橫加萊-多佛水下都會帶的水底列車,即能體會仿如周遊昔日歐洲各國的繽紛旅途。
除了搭乘水下列車巡遊,你也能駕駛小型潛艇來趟海底自由行,讓生物學家帶你來趟溫帶海洋生態探索之旅,兩者都是造訪此處的招牌行程。
行政塔 Administration Towers
相當於獨立市鎮的層級,包含了商業區與住宅區本身。沿著整條水下都會帶,每隔約15公里就會有這樣一座行政塔,以作為附近都會的核心,並向上延伸出海面。這十一座行政塔分別以希臘奧林帕斯山眾神為名(宙斯除外)。
運輸區 Transportation Areas
沿著舊日海底隧道管線上方建築著許多海底快速管線,內有高速列車可以快速穿巡,往來於斯旺斯孔布(Swanscombe)與魯特夏(Lutetia)這兩處分別代表舊英法兩端的巨型都會核心。
水下圓頂聚落群 Underwater Dome Settlements
為分散在海面下之主要居住區。每個聚落都代表一個約 500 居住單位的基礎社區。較大型的圓頂內部擁有學校、圖書館、行政機關及商店街等公共設施。而阡陌縱橫連接各圓頂的複雜管線,有些做為雙向列車通道之用,有些則做為商店街、景致通道或其他特殊用途。